为传承运河文化,让市民充分享有获得感,常州市排水管理处以构建城市慢行休闲体系为契机,加大对运河的整体保护与治理,全力实施运河南侧慢性系统截流工程,已于2月25日全面启动,完工后有望实现文化传承、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的综合效益。
运河南侧慢性系统截流工程内容包括对运河五号及车水弄、怀德桥双侧、广化桥东侧、同安桥西侧、同济桥片区、德安桥东侧、朝阳桥双侧(仓前村、蒋家塘)等7处实施污水截流。目前,同济桥片区污水截流泵站已经进场施工。广化桥、怀德桥等截流泵站绿化迁移手续已经办理,待绿化迁移后即进场施工。
工程前期,市排水管理处在以下三方面创新举措为工程“提速增效”打好基础。一是绿色整治,开展入河排放口调查。对沿线的排水设施进行调查,对污水的来源“一查到底”,做到“一清二楚”,彻查排放口位置、管径、管材、标高等。通过源头调查、水质分析开展截流方案设计,根据截污泵站,管渠水质水量定期监控数据,进行分析评估,保证生活污水、露台污水等纳入污水管网,保证截污效果的长效化。二是科技手段,提升运河水环境质量。采用十二五水专项课题等研究课题成果,学习借鉴已实施河流治理的成功模式、范例和经验,推行真正的生态治理模式,包括“老城区滨河带真空截污技术”、“老城区排水系统雨污收集效能诊断技术”、“重污染型初期雨水旋流快滤工艺”、“混流区域管网沉积物控制及溢流负荷削减技术”、“典型黑臭河道生态补水和水华控制技术”等5项重大技术,同时结合雨洪模型加强对初期雨水的治理,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河道截污工程的技术困难,达到改善运河水质的目的。三是因地制宜,推行一体化泵站模式。一体化泵站具有造价低,施工简单,周期短,可实现智能化等特点。大水量污水泵站难以实现一体化集成时,排水处创新将污水泵站与公共厕所进行合建,节约用地,整体考虑泵站和公厕除臭系统的同步设置,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。
来源——常州市排水管理处